本網(wǎng)訊 (余芳 王麗) 8月23日,商洛市劇團文化體制改革后的首部花鼓大戲《月亮河》進行彩排,預計8月底可與觀眾見面。
展現(xiàn)商洛人文情懷
花鼓戲《月亮河》是根據(jù)著名作家賈平凹小說《天狗》改編,由著名編劇劉安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完成。該戲講述了陜南月亮河畔高堡子村的高立正在一次打井中不幸受傷身殘,家道中落,陷入困境,高立正的妻子月兒勤勞勇敢地支撐起即將衰敗的家,她和高立正的徒弟天狗乘著時代的大潮養(yǎng)蝎子、辦蝎場,使家庭逐步興旺富裕起來,展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和各自心路歷程的發(fā)展變化過程。
據(jù)該戲導演吳彥秋介紹,《月亮河》僅是劇本籌備就已經兩年多了,先后反反復復進行了多次修改?!对铝梁印冯m然改編自小說《天狗》,但卻對原著作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處理,對小說進行了再次升華。戲劇對人物關系、人物特點都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更加注重反應商洛人的情懷,更多地融入了商洛的地方特色,劇中對商洛的柿子樹、核桃樹等進行了新的藝術提煉和加工,本土特色更加濃厚,風格也更加優(yōu)美和清新。
國家級水平打造商洛花鼓
這部新戲邀請了眾多專家參加,同以往花鼓戲相比,無論是劇情設計、舞臺道具、燈光效果,還是舞蹈音樂表演,都更有看點。據(jù)商洛劇團團長田朝霞介紹,此次劇中所用的服裝、道具、燈光、音響等都是新購的,導演、舞美、燈光設計均是從北京請來的專家進行指導創(chuàng)作,就投入來說,在商洛花鼓戲歷史上是空前的。
《月亮河》完全是按照國家級水平來打造的,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教授吳彥秋專門從北京來商洛就地指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章抗美特邀擔任《月亮河》的舞美設計。燈光設計由中央戲劇學院教授王宇剛擔任,他曾多次與張藝謀等知名導演合作,曾擔綱《印象·劉三姐》及全國多個大型演出的燈光設計。劇中的舞蹈編排也是由北京舞蹈學院的專家進行專門創(chuàng)作的,尤其是各式“鼓”舞,更是為商洛花鼓戲提供了一個藝術表現(xiàn)載體,利用各種不同的鼓,載歌載舞演故事,表達出人們不同的情緒,為花鼓戲貼上了“鼓”的標簽。專家名家云集《月亮河》,期望將其打造成商洛的一張文化名片。
交響樂首次走進花鼓戲
據(jù)吳彥秋導演介紹,《月亮河》在編排上更加注重音樂品位。此次樂隊伴奏邀請了專家進行專門打造,樂器也是既結合了板胡等傳統(tǒng)樂器,也融入了現(xiàn)代的雙管樂器等,使音樂表現(xiàn)形式更加多樣。
《月亮河》在音樂上最大的特色是交響樂首次走進了商洛花鼓戲,這在商洛花鼓戲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劇中音樂在繼承傳統(tǒng)花鼓風格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背靠傳統(tǒng),但又面向未來、面向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