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全國高考進入倒計時階段,多所高校近期陸續(xù)發(fā)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為了方便廣大考生和家長深入了解強基計劃專業(yè)及人才培養(yǎng)特色,日前,清華大學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做客人民網,就相關情況進行了系統介紹和解讀。
清華大學未央書院院長李俊峰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張力洋攝
強基計劃是國家面向未來的人才需求
人民網:您對于強基計劃的理解是如何的?
李俊峰:我想從考生及家長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每個考生要報考哪些大學、哪些專業(yè),應該要對自己的前景有一個預測。對于家長來說,如果希望我們的孩子成長得好,在社會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更有成就等,需要考慮到更遠,可能十年、二十年等這樣一種時間尺度的規(guī)劃和預測。
強基計劃是國家預測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人才需求。對于當前我們社會沒有那么熱衷的部分,更應該提早布局。
為培養(yǎng)理工銜接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人民網:您認為作為書院院長,和其他院系的負責人,兩者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呢?行健書院的建設和發(fā)展初心是什么?
李俊峰:大學里都有各種各樣的學院,學院的院長要承擔很多的職責,比如教師隊伍的發(fā)展、科研項目的情況、學科方向的發(fā)展、本科生怎么發(fā)展、研究生怎么培養(yǎng)等,要考慮很多的因素。書院院長唯一的職責就是考慮這些本科生如何培養(yǎng),所以我們非常聚焦。
院長們都是在教學科研一線有二、三十年經驗的人,把我們的智慧、幾十年來在教育戰(zhàn)線中形成的經驗用于本科生培養(yǎng),希望能更好地為這些本科生的未來發(fā)展多謀劃。
清華大學面向強基計劃的幾個書院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文科、理科,還有理工銜接雙學位的不同定位。我們書院也是理工銜接的,以數學、力學為基礎,銜接車輛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能源動力工程、水利土木工程、海洋工程等,更加聚焦在為培養(yǎng)這些方面的人才打好堅實基礎。
課程體系設計充分考慮“兩個聚焦”
人民網:書院的任務和使命是以人才培養(yǎng)為唯一核心。您是怎么理解這句話? 您所在的書院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有什么獨特之處?
李俊峰:我們的工作任務聚焦在人才培養(yǎng)這個方面,其他方面的考慮不會干擾到這個工作,我們可以心無旁騖地做好一件事。
我們的課程體系設計充分考慮到這次強基計劃的“兩個聚焦”:一個是聚焦基礎學科,一個是聚焦關鍵領域。通過我們的課程設計,希望我們培養(yǎng)的人將來“兩個聚焦”都可以實現。既在基礎學科方面打好基礎,也培養(yǎng)這方面有潛質、想在這方面發(fā)展的人。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更多地與工程學科銜接,在亟待發(fā)展的關鍵工程領域中作出應有貢獻。
師生可隨時交流學習情況、所思所想
人民網:您和我們也分享一下平時和書院的學生有哪些互動和交流呢?您對于書院第一屆的學生是如何評價呢?
李俊峰:在與學生交流方面,我們唯一的目標、工作任務就是聚焦在本科生的培養(yǎng)。我們會把能利用的時間,想方設法通過各渠道和本科生交流。只要本科生有需求,他們隨時和我們探討學習情況、所思所想,甚至社團活動,包括黨團活動也可以請我們參加。另外,我們也會根據經驗,預測他們在哪些方面可能會有困難,及時地答疑解惑。
對于書院的第一屆學生,我們按照預計的情況給他們安排任務,包括課程各個環(huán)節(jié),最后達到了當時預想的結果。在這之前,很多老師懷疑甚至有點擔心這樣的教學安排同學們是否能夠適應,學生會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等,但是從結果都來看都很好,我也非常滿意。
為不同學習風格和習慣的學生提供多元選擇
人民網:什么樣的學生適合您所在的書院呢?
李俊峰:從大的方面來講,報強基計劃的學生,應該要比較認可專家們對未來社會、技術、經濟發(fā)展的預測,并愿意投身其中。
進入強基計劃具體要在哪個專業(yè)或書院比較合適呢?我們書院會學數學、力學,另外還聚焦在幾個關鍵的工程領域等,讓學生有機會在這里設計出一些新的交叉的、新生的方向。我們也有靈活度和柔性,對于喜歡學數學、物理、力學的同學,開始進入大學的適應性應該會更好。如果你特別喜歡又擅長這些科目的話,學習上的適應性就會好一點。
第一年我們招進來的學生中,有參加過數學和物理競賽的,也有什么競賽都沒參加過的。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碰到的困難會不一樣,但并不是說誰一定跑在誰前面。
由于成長經歷、學習經歷的不同,我們不能采用比較單一的模式去培養(yǎng)學生,應該想辦法讓不同的學習風格、不同學習習慣的人,都能找到一條適合個性化習慣的方式和路徑,完成同樣的培計劃,達到同樣的要求。這是我們書院很重要的一個特色,給不同學習風格、學習習慣、學習經驗的學生提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