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周圍有這樣一群和媽媽一樣年邁的老人,他們大都是七八十歲的高齡,退休金基本上能夠養(yǎng)活自己,雖然他們渾身是病,但日常起居暫時還能夠自理。每天,他們準(zhǔn)時到廣場上相聚,曬曬太陽、散散步,互相交流交流,孩子們都忙,他們說自己是一幫相互取暖的等死隊員。我有空閑時會陪著媽媽散步,聽聽這些老人們聊天,所以我很了解這個年齡段的老人們,他們大都是勞苦一生,養(yǎng)育了幾多子女,子女們也都基本上很孝順,他們衣食無憂,但害怕死,怕孤獨(dú),有報怨,也有滿足,一輩子舍不得花錢,到老了卻舍得大把的吃藥,他們聲喚著:“難過、難過”,卻都堅強(qiáng)的往前活著。
老人們的精神安慰一般來自于兒女中較有出息的一兩個,如張姨的女兒在美國工作,李家叔叔的二兒子是省城里的高官,王姨的兒子是著名的律師等等,每當(dāng)老人們談起這些兒女時,他們臉上滿是驕傲,眼里流露出自豪,心中裝著牽掛。雖然這一類兒女大都不能在老人們身邊陪伴,他們往往不是為了理想遠(yuǎn)走高飛,就是因為事業(yè)要整日奔忙,老人們很理解他們,覺得這些兒女都是大孝之人,為事業(yè)理想、為國家命運(yùn),不得不四處奔忙。大有大的難處呀!這些兒女們也會把對父母的愛,對故鄉(xiāng)的情凝結(jié)成詩,抒發(fā)成歌,讓“家中的老媽媽已是滿頭白發(fā)”和“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成為天下游子的共同心聲。他們難得的看望會成為父母們長久的念想,他們?yōu)楦改概e辦一次盛大的壽宴或是把父母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成了父母們一生的榮光。
而留在父母身邊的或是種田或是做普通工作的沒有大出息的我們,便成了老人們的小孝,這些行小孝的我們年復(fù)一年的操心著父母家中的米和面,還有該換的煤氣罐,媽媽的早餐奶沒了,爸爸的降壓藥完了,我們會及時的出現(xiàn)在跟前,等老人們不能動了,我們更是得日夜陪伴。比如我就是我媽的《朝聞天下》欄目主持人,每天早上七點(diǎn)到八點(diǎn)上班之前,我會準(zhǔn)時提著早餐出現(xiàn)在媽媽的面前,從張家長李家短,到世界上又發(fā)生啥大事啦,都要給媽媽匯報一遍才去上班。我碰見了水蛋,他說他是媽媽的110,二十四小時開機(jī)待命,不管大事小情電話一打就到。
盡管我們對年邁父母的絮叨心有報怨,老人們對我們這看不慣那也看不慣,老少之間總是磕磕絆絆不斷,可老人和我們的情感還是更親切一些,大孝就好比是一年中過年的那五天,小孝則是這三百六十天的日子,人不能天天過年,但也不能只過日子不過年吧,那樣就沒有了盼頭。這就是真真實實的生活?。±先藗円矂e怪我們照顧的不夠周全,別在意我們有時善意的謊言,你們的寂寞、你們的病痛我們?nèi)贾溃蓻]有照顧過年邁老人的人,沒有經(jīng)歷過日復(fù)一日床前行孝的人是體會不到這個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dāng)然的“孝”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會有多么的難。因為我們也已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在自己沒有大出息的人生里也想努力出一點(diǎn)兒小名堂,我們在自己的日子里掙扎著、糾結(jié)著,也熬出白發(fā)點(diǎn)點(diǎn),我們晚上躺在床上也渾身哪兒都疼里,可我們老人尚在,孩子沒有交待過手,不敢喊累喊疼啊,我們喊給誰聽呢?父母太老不忍心,孩子太沁還雅嫩,我們只有無聲無息的自己忍著。
想想若有一日父母百年之時,遠(yuǎn)歸的赤子一定會懷著無比愧疚的心情為父母操辦一個隆重而莊嚴(yán)的葬禮,葬禮上他們會淚流滿面的致一份情真意切的祭文,會為父母立一個漂亮的墓碑,然后帶著歉效之情帳然離去。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清還辦事時借用的鍋盆碗盞,謝過前來幫忙的親友四鄰,然后,獨(dú)自坐在空空的房間里,回想著這幾十年來的父母一起度過的每一個日子,后悔著哪件事情我們沒有做好,欣慰著哪個心愿我們替父母了了。清明時節(jié),我們會為老人去掃墓,十月一了,我們會送去過冬的寒衣,大年三十兒晚上,我們會去燒紙點(diǎn)燈,請老人的靈魂回家過年!我們還要繼續(xù)默默地照看著隔世的爹娘。